作者:中共房縣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馬蘭起
在省委組織部安排下,我到浙江諸暨市跟班學習2個月,開展了 40多場專題調研。在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70 年來,諸暨市以“排頭兵”的站位、“模范生”的姿態,為紹興發展闖關、為浙江改革探路。同時,我更加理解了,為什么諸暨市數字經濟風生水起,“與杭同城”全面推進,“楓橋式派出所”遍地開花,“互聯網+行政監管”“最多跑一次”等改革能成功。這些發展成績都源于諸暨人敢為人先、勇于創新、永遠奮斗、不斷學習的精神。
一、諸暨市發展概況
諸暨市是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首批試點地區之一,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也是“楓橋經驗”的發源地。無論是經濟發展、社會治理,還是生態文明建設,諸暨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諸暨是一座活力之城,民殷商富、產業繁榮,是中國襪業之都、中國珍珠之都、中國五金之鄉。襪子產量占全國的65%、全世界的35%,淡水珍珠產銷量占全國的 80%、全世界的70%,五金管產量占全國的 70%。全市共有規(限)上企業1933家、億元企業206 家、世界500強企業1家、市場主體近18萬家。2022年上市公司17 家,生產總值1658.8億元,全國百強縣(市)排名第11位。
沒到過諸暨市,你不會知道,一個縣級市聚集了這么多先進制造企業,其智能視覺產業發展勢頭的生猛令人驚嘆。諸暨立足制造業基礎優勢,下大力氣培育智能視覺新產業,扎實推進平臺融合、資源聚合、全鏈整合,智能視覺“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入選省級培育名單。同時,諸暨市是創新大縣,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助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數字文化發展。
諸暨市各項工作守正創新,取得明顯進展。一是社會治理全國聞名。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小區上”,實行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創新推出了“老楊工作室”、“江大姐調解室”、“紅楓義警”、鄰里互助會、線上議事廳等,解決居民“關鍵小事”,探索居民自治、智治、善治新模式,保證了社會安寧。二是國企改革走在前列。諸暨市2017年出臺了《加快推進投融資平臺轉型及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按照“先易后難,成熟一家推進一家”的原則,諸暨深化國企改革,搭建“1+N”管理體系,總投資2500億,形成了以國資公司為母公司,下設城鄉、交投、水務、傳媒、文旅、新城、臨杭七大集團,包含投資、擔保兩大公司的“1+7+2”國有企業新格局。三是民營經濟發展實現共贏。從襪子最低不到一毛錢,到年產超220億雙襪子,再到成為擁有 1100億元區域品牌價值的“國際襪都”,諸暨實現了全流程數字化改造,發展了 4000 余家配套關聯企業,共同構筑了全新襪業產業鏈。政府科學制定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產業升級、精準高效服務、保護打造產業品牌,支持民營企業在這里發展壯大,形成了干部樹立威信、群眾發展致富的共贏局面。四是集體經濟不斷壯大。諸暨市積極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村(社區)收入均達到50萬元以上,大多數村經營性收入突破100萬元,甚至超1000 萬元?;鶎佑辛隋X,就方便為民辦事,公益事業就有了充足保障,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二、啟發借鑒
跟班學習結束后,我時常在思考,如何才能將“諸暨經驗”轉化為房縣自身的發展動力,我們山區縣又如何在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中作出縣域貢獻。
(一)加快解放思想,凝聚發展動力
先進的理念是指導發展的明燈。諸暨市敢于無中生有,大唐鎮從模仿加工襪子開始,發展成了集制造智能化、設計定制化、集群協同化、營銷網絡化于一體的“國際襪都”。反觀我們山區縣,也要敢于打破“唯條件論”、“唯稟賦論”“唯區位論”的思維定式,敢破敢立、敢闖敢試,以思想解放引領發展突圍,以干在實處推動走在前列。
(二)加大改革力度,釋放發展活力
深化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引擎。諸暨市縱深推進服務體制機制改革,簡化辦事流程,“一次受理、一并辦理”、“全流程跑一次”、“容缺受理”、“廣而告之”、預約辦理等做法,為經濟社會發展釋放了活力。我們要實現跨越發展必須打通制約發展的堵點,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和投融資體制加速改革,為縣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三)立足實際創新,激活發展潛力
立足實際創新是發展的不竭源泉。諸暨市不是棉花主產區,卻立足實際、敢于人先,發展塊狀經濟,成為“國際襪都”。在社會治理領域不斷創新,“楓橋經驗”被寫進二十大報告。別人不敢想的諸暨人敢想,別人不敢做的諸暨人敢做,“三不相信試試看”的精神始終引領著諸暨前行。我們山區縣要搶抓國家、省、市重大發展戰略機遇,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大膽改革創新,堅持敢為人先理念,補齊工業短板,助推特色產業鏈做大做強。
(四)積極開放進取,敢向發展借力
眼界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諸暨發展的重要方法論,就是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G60科創走廊建設和浙江省“四大建設”,搶抓杭紹甬一體化戰略機遇,敢向發展借力。我們要充分利用資源和區位優勢,借勢而為、擔當作為,搶抓機遇、銳意創新,積極探索有效路徑,努力服務和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分期分批選派干部到沿海發達地區開拓思路、學習經驗。
(五)主動真抓實干,匯聚發展合力
干部作風好壞,是社會發展的風向標。諸暨干部有“超創干”的過硬作風,諸暨人民有不服輸、不怕苦、不滿足的進取精神,諸暨企業家有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嘗遍千辛萬苦的拼搏創業勁頭。我們與沿海地區相比,最大的差距不在要素,關鍵在人。要培養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敢于向最優者對標、同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真抓實干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匯聚發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