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新聞網訊 通訊員 謝偉 報道:6月8日,房縣召開2023年上半年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調度部署會。會議通報了今年1至5月份各鄉鎮和縣直單位“志愿匯”使用情況,第一季度“身邊好人”事跡推薦情況,以及鄉鎮創文專項督導反饋問題。9個鄉鎮宣傳委員就文化大禮堂工作開展情況作經驗交流。
會議要求,各鄉鎮和相關縣直單位要打造志愿服務品牌特色,及時更新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庫,實現項目優補劣退,保障項目庫活力,在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精神文明建設上發揮更大效力。要挖掘打造文明實踐示范點,按照“至少有一類活動場所、一支志愿服務隊伍、一個志愿服務項目”,三個條件具備其一愿意接受中心調度的標準,擇優掌握一批較為規范、切實發揮作用的文明實踐示范點。要把文明實踐活動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項內容進行分類整理,總結經驗和做法,推薦典型案例。
會議強調,要聚焦標準,提升質效。圍繞“有陣地、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標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其中實踐所每月開展活動不少于10次,實踐站每月開展活動不少于5次,要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將文明
實踐種進老百姓心田。要扎實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鄉鎮志愿匯APP注冊率要達到常住人口的23%以上,其中黨員干部注冊率要達到100%,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率要達到90%以上,人均每年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5次,累計時長不少于25小時,堅持將志愿服務同人民需求緊密結合,促進社會和諧進步。